logo
付费报告
防务商城
公众号
cover_image

透视俄军事变革:根据俄乌战争教训,构想未来战争

先进防务 先进防务星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8月5日



Russian Concepts of FutureWarfare Based on Lessonsfrom the Ukraine War

本文由美国 海军分析中心发布

基于BTR-82底盘的ZAK-23E反无人机防空系统 (美国 海军分析中心

执行摘要

本报告探讨了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后,俄罗斯在军事战略及常规军事行动方面的思想演变。报告评估了俄罗斯精英军事阶层在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海军水面作战以及制空作战(含远程精确打击)领域的理念,同时探究了俄罗斯军事精英对于本国军事战略及作战概念应如何演变以应对武装冲突性质的新变化、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的思考。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俄罗斯战略思想 —— 这是俄罗斯作战理念的基础,随后探讨了三个主要作战领域: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海军水面作战和制空作战。在上述每个领域,俄罗斯军队在战争期间都遭遇了重大意外挑战,包括无法开展有效的诸军兵种进攻行动、无法维持对黑海的控制权以及未能实现制空权。研究团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俄罗斯主流军事期刊(如俄罗斯军政精英广泛阅读的《军事思想》杂志),同时也参考了俄罗斯主要智库发布的资料、对俄罗斯军事事务进行专业报道的中央级报纸内容以及俄罗斯官方军事学说文件。

俄军多管火箭炮实战画面 (美国 海军分析中心

主要发现

报告指出,尽管军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进而推动武装冲突性质发生重大战术变革,尤其是无人系统的广泛应用),但俄罗斯在常规军事行动方面的战略与作战思想,与战前采用的方法相比基本未发生变化。相反,对于大多数俄罗斯军事精英而言,尽管俄军在战争中遭遇了意外挫折,但这场战争似乎印证了他们战前关于武装冲突性质的结论。因此,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对武装冲突性质的看法几乎没有演变,其战略概念或作战学说也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迹象。

俄罗斯军事精英选择以一种独特的 “确认偏误” 与 “技术崇拜” 相结合的方式应对新出现的军事挑战。本质上,他们认为本国的作战概念始终是正确的,俄军在乌克兰的失利主要归咎于两点:一是对长期存在且有效的作战概念规划不周、执行不力;二是西方对乌克兰提供了大规模且超出预期的支持。尽管训练不足也是导致失利的因素之一,但俄罗斯军事理论家在战争作战层面几乎未提出需通过系统性改进训练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主张,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在于采用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下一代无人系统,以及实施相应的战术革新。几乎没有军事专家提出要重新审视本国在战时的战略或作战概念。

俄罗斯精英阶层在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方面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上述倾向。军事理论家普遍承认,俄罗斯陆军在战争期间无法开展有效的诸军兵种机动(这类行动的典型特征是由坦克和摩托化步兵主导实施快速突破及纵深扩张),但他们往往将这一结果归因于 “全域情报、监视与侦察(ISR)” 的兴起以及 “大规模精确火力” 的普及。他们声称,这些情况导致了 “透明战场” 的出现 —— 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中,俄军部队若要集中兵力、实施机动或开展纵深作战,必然会被即时发现并遭到大规模精确火力打击,进而丧失作战能力。然而,俄罗斯精英阶层并未放弃战前学说,而是主要聚焦于通过扩大兵力规模、压制敌方 ISR 及打击能力,以应对新的战场环境,从而恢复陆军的机动能力。

部署于乌克兰战场的山毛榉-M3地空导弹系统 (美国 海军分析中心

同样,俄罗斯海军专家也在应对黑海舰队在战争中遭遇的挑战及其对未来海上冲突的影响。这些挑战包括黑海舰队未能维持制海权,且损失了多艘军舰。尽管乌克兰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海军,但其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无人水面舰艇和精确导弹,成功牵制了俄罗斯水面舰队。然而,尽管这些挑战看似难以解决,俄罗斯军事精英仍将重点放在恢复黑海舰队夺取并维持局部制海权、完成关键任务的能力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主要倡导采取战术和技术措施(如提升舰艇生存能力、压制敌方 ISR、拦截敌方导弹及无人机打击),而非对海上作战艺术进行重大修正。

此外,俄罗斯空天军在战争中的成败也引发了俄罗斯空中力量理论家的深入反思。但有关制空作战的理念同样未从 2022 年前的核心主题发生根本性转变。尽管俄罗斯学者指出了空天军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但他们尚未改变对空战性质的总体判断,也未提议对空中战略、 doctrine(军事学说)或作战概念进行根本性调整。相反,为解决在乌克兰遇到的问题以应对未来冲突,俄罗斯空中力量理论家正聚焦于扩大兵力规模并依赖先进技术,包括升级俄罗斯陆基防空系统及远程打击能力。然而,尽管俄罗斯空军未能夺取乌克兰上空的制空权,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后果,但其在 “压制与摧毁敌方防空系统” 行动方面的理念仍停滞不前。

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级护卫舰(美国 海军分析中心

启示意义

由于俄罗斯在战略和作战层面均未对军事学说进行重大修订,该国在界定与西方的战略竞争时,所采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与 2022 年前一致。俄罗斯仍在以与以往基本相同的假设和理念,为应对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战争做准备。其 “制胜理论” 的核心依然是:在 “威胁时期” 为胜利创造条件,在 “初始时期” 投送快速且压倒性的兵力,通过战略防御和远程打击让敌方付出代价,维持升级主导权,并削弱敌方的作战意志。

俄乌战争的长期化、俄罗斯打击行动未能摧毁乌克兰作战意志、俄罗斯丧失升级威慑可信度等情况,对俄罗斯军方的理念构建几乎未产生影响。尽管俄罗斯在战争中遭遇失利,但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海军水面作战的价值、制空权的核心地位以及远程精确打击对制胜的根本性作用等理念,均展现出了惊人的 “持久性”。未来十年,随着俄罗斯军队开始重组,其重组工作很可能仍将以这些理念为指导。

因此,俄罗斯军事精英既未接纳消耗战模式,也未放弃或从根本上改变海军水面作战理念。他们仍将远程精确打击视为潜在的制胜能力,将陆基防空视为非对称优势,并设想打造一支能在 “破碎战场” 环境下实施诸军兵种机动的部队。尽管俄罗斯武装力量在战争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俄军依然具备极强的作战能力,且极具威慑力。

这些理念对任何潜在对手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俄罗斯将 “战争初始时期” 视为战略核心,这意味着各国必须持续研发先进系统,以提供战略和战术层面的预警能力。在作战层面,敌方极有可能对关键军事、经济及民用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因此各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在 “战争初始时期” 及之后提升自身的抗打击韧性。此外,俄罗斯理论家主张地面作战应具备快速性和动态性,因此西方军事规划者应预判,在未来冲突中,俄罗斯会试图避免陷入拉锯式的消耗战。在海上领域,俄罗斯理论家主张采取 “近海水域密集主动防御” 与 “远海水域长续航隐形平台部署” 相结合的策略,而所有这些平台都将配备远程精确打击系统,用于实施进攻性打击和防御性成本施加(即通过打击让敌方付出代价)。

综上,基于上述预判,若俄罗斯在其他地区(如波罗的海)设定更为有限的目标,那么一支在五年后(即 2030 年左右)与 2025 年在规模和作战模式上大致相当的俄罗斯军队,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冲突中实现其战略军事目标。


本文仅呈现部分内容, 阅读或下载194页报告中英全文,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小编, 备注“报告名称” ;或点击下方 “阅读全文” ,或登录 “知识星球” ,关注 “先进防务”

图片

报告原文+译文29.9元


END


图片


往期推荐

美智库发布报告:中国核战略已“改变套路”(中译版全文)
普京和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达成一项共识:将欧洲拒之门外
美智库专家鼓噪“中国核扩军”,推演所谓“三种发展终点”


先进防务·知识星球

图片

登录 “先进防务” 知识星球

一站式获取国际防务信息


图片
现在扫码加入, 超值优惠价 50元/年 可开发票



先进防务·开源信息系统


图片
图片